讓我有相當大的收穫與衝擊
舉例來說 ~ 前幾篇才寫過的套袋 現在看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一)新型套袋
這一趟所觀察到的新型套袋以 "不織布為主體搭配塑膠布"
據朋友說 這樣的"套袋透氣性佳"而且可以"增進果實品質"
我的觀察能力太差了
這麼長時間來一直都沒有考量到套袋透氣性的問題
果溫太高 一定會消耗過多的光合產物 因此藉由透氣與遮光降低果溫
應該可以減低果實的呼吸作用 適度的減光搞不好還能提高光合能力
看來我還是沒有真正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產業上
而且聯想力、觀察力及敏銳度都不夠 需要再加強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_7jpzFkZMKGvPs4sCxLoadHDNXaU-vDX22gf_vSX-QlI4zzbuIKbVArqbFUxhksCVC0rNx3aJttKlQIW2gmoFnUSFJAQeaccUyDRIp6w6q-aph-wlGC2Zk9ZY_pFGdF7nqywkCKI3kP4/s320/oBdoJBgkNbut76Iqu69tCg%5B1%5D.jpg)
(二)套袋時期
一般來說套袋時期 是在花後一周以及果實轉色前
這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模式了
以前的我認為紅龍果栽培要越省工越好 尤其套袋的模式當然要越簡單越好
這一回參訪我才知道 這位不出世高手可不是這樣想的
他提到,果實套袋時期,果實正在成長時應該讓她充分的接受陽光(這沒錯因為綠色果實仍有光合作用的能力),提高品質,轉色期要好好保護她,因為已經在老化了怎還可以讓她拋頭露面,當然更應該遮光好好保護果皮顏色。
但因為怕果蠅的問題 因此先前就需要套網帶來保護 轉色時再套其它可保護材質的套袋
天阿 這樣的管理方式 已經把這"臭賤"的紅龍果 當作"價值千金"的果品來照顧了
我深感佩服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xAO1Qk-sEGxu3f9x9BN-ieVl_dFlMHS8JxMUOwpyFWx8HpzYfcxcw7lgyqsTdEskfzDa0PIPuB_j2RcS8Xoo8evSA_BKaEE44lcNpvbFdNhQwbxvEoZtO0T2CSHU2J5y1aFSNhg6g_Zo/s320/FlcWzMZ4kM8MU1sb.hHszg%5B1%5D.jpg)
(三)研究精神
老前輩說 : 當年他栽種文旦時因為沒有太長的時間,因此將十棵植株分作十種管理模式,並細心記錄其差異,別人可能需要十年,他老卻將一年當作十年用,這樣的研究心態搞不好連時下的研究人員都比不上。
我雖然熱愛紅龍果,熱情很夠,但仔細想想我的態度還差老前輩太多了,應該再調整方向,更積極進取些才行。
許大哥是國內難得的紅龍果育種人員,前些天他也提到我沒有涉獵育種方面,其實相當可惜,如果能多學習育種相關的資訊,必定能更增添自己的能力,那一天的談話,周圍的朋友可能聽不太懂,我和許大哥所聊得的東西,但是那一天卻也很難得能聽到許大哥聊這麼多紅龍果的研究心得,YILU受教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4cPiyF1UMXX6jOhJ_wVsD47Rfdt0APkDv2CFGQ3oXBGjWDwYG1BXzuuwARyL-ClX5AIs7lqlQFYHHdsAD2tBq11AAkrJWOSMEeaz4K2ZZbvkpHVNC2dFyOhkKDYXzh6l3bNzfgYoF_kU/s320/X_G0jEAyXiUnRzssR7Y_5w%5B1%5D.jpg)
(四)肥培管理
老前輩告訴我 : {紅龍果雖然很臭賤(台語),但是要照顧好她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想想紅龍果可是有機會三代同堂的,你要怎麼供給營養,老前輩的比喻很妙,年輕人愛吃脆的,老人小孩要吃軟的,那你要怎麼準備一桌菜?}
其實他給了我一個很棒的方向,肥培與水分管理應該注意的事情,我得多注意這方面的事情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pg6q1G_ki6QVwbf232B1wkHf9Bhk2mURDYn4Wz43U4hfXyMc266fSsoXWhaXIn2UWgyRcZYrjYLvK53lj5UBMRf2enKjhZ2BHRrDZV8H7Mz19KUq2_NEkIoO8UNBhmZsqoeYWRthpE9k/s320/Df.bnd_L5.D7ea832sm08g%5B1%5D.jpg)
(五)心態
這回到老前輩的果園,看到了很多正在進行的試驗,有新套袋,有遮陰降溫,有健康種苗等,回頭想想自己自詡為紅龍果人,卻沒能真正幫到果農,實在是很慚愧,而這些默默做這研究的人員,更是另人欽佩阿。
我得更加努力了,不能在這樣下去,一定要闖出一片天 :)
加油了 YI-LU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a5TKpG0SBcCG2A6IaxqkXp-2NqJpLDubmyWIHRJYv7ZLZBgYtD3POecnwDyug6570JPwrP6FvXEsOoGW5AFz7VX1xAm4FPBsRQOcALmuhwOWLGcSzBGQyn7zNS1r0zzlnUNUJ5pvOFlM/s320/HE6OFCRsHOqDWJe_L5eRTA%5B1%5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