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颱風過後肉質莖急性黃化崩解症 (二) {內文資料多屬假設,未經試驗證明,請斟酌參閱}



***此份資料為許多人討論的結果,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大家提出討論,皮塔屋紅龍果研究團隊感謝您的參與***

為了瞭解919凡那比颱風過後紅龍果的災後情況

皮塔屋紅龍果研究團隊於颱風過後勘查屏東高樹、內埔、長治、新埤、龍泉、萬丹、潮州、恆春等幾個地區的受損狀況

此回特別針對“肉質莖急性黃化崩解症”進行瞭解

這一症狀的基本資訊已在上一篇文章中敘述過了請自行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pitaya-house/article?mid=2781&prev=-1&next=2745

估算這些地區,皆有顯現該症狀,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罹病枝條比率從低於1%到80%以上,差異非常大

徵狀的嚴重程度,也有明顯的區別,有些緊枝條末端一小區塊,嚴重的果園是整個枝條都發生

這一路勘察下來,對於發生生態得到一些相當有用的訊息,簡述如下:

(1)同一園區,植株在有藤蔓或黑網遮陰的狀況下,幾乎沒有發生

(2)在這一生長季中,植株若曾於黑網或樹陰下,於颱風前除去遮陰狀態,發生情形有加重的趨勢

(3)發病嚴重的果園,同一畦的植株,東西面發生情況有明顯的差別,可能與迎風雨或日晒面有關

(4)同一栽培品系,在不同園區發生比率差異極大,可見各地微氣候與地勢環境影響很大

(5)部分新植園區,因沒有任何保護,毀損幾乎過半;同一區域,層層堆疊的老植株,僅零星發生





至於,枝條為何會在短時間形成這樣的癥狀,其作用原理未明,但經過大家討論之後提出以下幾種假設(須經實驗後方可証實) :

(1)大家的共識比較傾向強風豪雨的物理性傷害

(2)豪雨中攜帶有高張或是酸性的汙染物質加速枝條受損

(3)颱風過後,天氣放晴加速徵狀顯現(推測在颱風時已損傷)

已發生的果園,植株後續管理應注意的要點 :

(1)申報災害補助後(已勘察或自行拍照存證),盡速剪除發病枝條

(2)若發病部位僅在枝條末端,可視情況給予短截即可



(3)新植園區植株,主幹發病,則建議全株移除,重新栽種

(4)成園植株,主幹發病,若受損部位已硬化且未腐爛,則觀察植株在接下來2星期內是否萎凋,若有則建議更換植株;若受損部位已腐爛,則建議更換植株

(5)若非有機果園,徵詢病害專家意見後,建議可以“交替施用”賽普護汰寧與撲克拉錳,以防治接續可能產生的枝條腐爛病害,諸如莖腐病、炭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