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紅龍果---荒原石漠、與天爭地


1000221-0228皮塔屋前往貴洲考察當地的紅龍果栽培概況

大家對貴州的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一句俗諺吧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 (不過很多原始部落真的很漂亮)

或許在當地很多地方仍是如此

但是,貴州現在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

在省會貴陽的工商業已具相當規模

在農業方面

因當地地形封閉且發展的進程較慢

當地政府希望跳過"慣行農業栽培模式"

直接進入"有機栽培的模式"

現在,更是積極將許多荒原地由玉米轉作紅龍果

主管機關有意推行紅龍果產業

也正是皮塔屋此行參訪的契機

皮塔屋希望能去深入瞭解狀況,

以大陸的作法,只要發展起來或許栽培面積很快就會超過越南的17000公頃了(這是舊的資料)

貴州紅龍果現階段栽培的主要地點皆位在貴州南部

羅甸縣、貞豐縣、望膜縣,其中又以羅甸為主要栽培地點

就當地農業局統計現階段栽培面積已超過10000多畝(約700公頃)

支架模式都是以單柱式栽培

種植的園區有許多地方都在坡度相當陡峭的山坡

皮塔屋看得可是驚心動魄,不知道這樣的果園該如何工作

也替當地的農民捏了一把冷汗,不過,或許他們已經習慣這樣的栽培地點了...........................



這一片果園位於貞豐縣,屬於當地的示範果園之一

沿著北盤江河岸種植,坡度陡峭


該果園的另一端,可見陡坡處有修築梯田

當地稱之坡改梯工程,據聞一畝地300元人民幣即可

就有當地農民率領一群人前去修整,雖未親眼看見

但光想像就覺得這是一個浩大工程


果園頂端即是公路經過

公路還算平坦好走


該園區最陡峭的一塊區域

你親自去走一遭,真的會發現管理上這是相當困難的


繼續預定地行程,接下來抵達羅甸縣

路程中遠望石頭山邊竟然有農民立樁柱想栽培紅龍果

不要懷疑,這一座山整個都是石頭,僅有一些凹陷地塊累積一些土壤

過往農民都是以這些地栽培玉米或是油菜



這一個山頭,皮塔屋不清楚是位於羅甸縣的哪一個鄉鎮

但這是整個貴州種植紅龍果面積最大的一片區域

一望無際的山頭連綿天邊 !!!!!!!!!!!!!!!!!!!!!!!!!!!!!!!!!!!!!!!!



這是最新開墾的一塊地,已經修正過,開始進行坡改梯工程

並修建園區道路,可提供農機搬運車進入,不過也就是兩條沿山路罷了

照片可見的斜向道路,是簡易的階梯,提供作業人員行走

正中間一條細細的渠道,似乎是排水道(不過這太遠了看不清楚)



這一座果園位於羅甸高原千島湖畔(其實應該是一條河)

據說是當地果實品質最好的果園

採用木樁種植,據當地農業局說明該該園主正在進行換樁工程

調成以水泥柱模式栽培



前面的圖片太小,大家可能很難想像梯田

其實這坡改梯的梯田,平面階段很窄僅約60公分

如上圖,而且全是人工修築



其實貴州還是有一些比較平緩的地區種植紅龍果,不過不多就是了

荒原石漠、與天爭地的果園

管理上必然是要更費工且高成本

除此之外,作業人員的安全、水土保持問題

都是需要納入考量的

皮塔屋去的季節還不是雨季,

不知道這些坡耕地將來大雨來時會怎樣

平面階段僅寬60公分,水泥支柱又立在邊緣

將來倒塌的機會又會提高....................

不熟悉坡耕地果園的皮塔屋還有一大堆的疑慮

也僅能希望這些農民真的能夠從中獲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