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植株型態鑑別力


紅龍果的產季已經開始一段時間囉 :)

呵呵 現在也正是開始拜訪農民的好時機了

一 來是有果實可以品嘗

二 來是可以調查與收集優良品系

不過 要收集或出外調查之前 得培養對植株型態的鑑別能力

這 對完全沒有碰過紅龍果的人來說 有點困難

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接下來皮塔屋將開闢一個新的篇幅來說明各部位的觀察重點

鳳山熱帶 園藝試驗分所與皮塔屋曾經共同撰寫紅龍果品種性狀調查表

請參考,紅龍果品種試驗檢定方法(2008/12/4訂定)

http://www.afa.gov.tw/laws_index.asp?CatID=347

http://www.afa.gov.tw/Public/laws/20081252038587055.pdf

但因為細部內容相當多且繁瑣,不是很容易入門

皮塔屋將會提出更精簡且適合於一般人使用與觀察的重點



許多紅龍果前輩,曾經引進不同類型的紅龍果,而且也做了許多的雜交組合

育成出許多實生品系, 因此也增加了判別的困難性

不過只要掌握一些基本要領也可以出外大展身手的喔

要觀察的性 狀 不外乎刺與刺座、肉質莖、花 朵、果實等四大部分

我希望能以正式的名稱來介紹這些部位



簡 易的性狀調查表

可以提供一般農友外出田調時記錄之用

也可以提醒自己 有哪些重點要注意

多練習幾 次 反覆的觀察 相信也可以慢慢掌握到要領